2011年8月13日 星期六

盂蘭節

盂蘭節


盂蘭節

盂蘭節
「盂蘭」一名源自印度梵文Ullambana,意為「救倒懸」,即「救度亡魂倒懸之苦」。據《盂蘭盆經》說,目犍連(又稱目連)尊者得知罪孽深重的母親死後在地獄受苦,為解救亡母,他求佛陀救度,獲指示做了盂蘭盆,在農曆七月十五日的「僧自恣日」(註)以百味飲食供養十方僧眾,借助他們禪定之力解脫母親在地獄之苦。後人便在當天啟建盂蘭盆會,以素食供奉佛僧,救度過去和現在的父母。


盂蘭節

這本是追薦祖先、頌揚考道的傳統風俗,由印度傳到中國之後,則與鬼魂崇拜及道教中元節結合起來,加入了「放燄口」等儀式,成為了祭祀孤魂和先人的節日。

道教有「三元」說法,農曆正月十五日為「上元節」,七月十五日「中元節」,而十月十五日是「下元節」。傳說地官在中元節當天對世人善惡進行考核,因此道教人士在七月十五日啟建中元法會,希望通過道士誦經向地官懺悔,同時普度孤魂,使其獲得赦罪解脫,以達陰安陽樂。

究竟哪一宗教先提出在七月十五日祭祀亡靈呢?據日本學者秋月觀瑛指出,三元思想在盂蘭盆會的影響下於六、七世紀間形成。但有道教人士認為,佛、道兩家的先祖都認為農曆七月十五日有靈氣,故不約而同選擇該天進行祭祀。

嶺南地區習慣以農曆七月十四日為「盂蘭節」,那是因為祭祀活動由七月十五日子時開始(即十四日晚上十一時)之故。但民間流傳指宋末一次盂蘭勝會舉行前夕,風聞元兵將至,群眾於是提前一天祭祀,自此便沿襲下來。

其後民間稱整個農曆七月為「鬼月」,七月初一至月底「鬼門關」大開,故此任何一天都可拜祭。二○○七年出現閏七月,結果「鬼門關」開足兩個月。在香港,主持儀式的佛堂和演出神功戲的戲班不多,團體要錯開日期舉辦,故此由初一至月底都可在不同地方見到盂蘭勝會。

今天許多傳統儀式已隨社會進步而變遷,譬如有些居民不在街邊燒衣,而改在大廈內樓梯間或屋邨指定地方燒衣拜祭。派米團體要按照民政事務總署的新指引,只向每名輪候者派發一公斤白米(見圖)。不過,盂蘭風俗的核心思想並未改變,那就是儀式所表達的祭幽和慎終追遠觀念。

註:佛教每年在農曆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(共九十天)期間,僧眾不得外出化緣,必須聚集一處,堅持戒律,皎潔其行,專心修道,名「結夏安居」。最後一天為「僧自恣日」,僧眾必須舉行自恣法,先自我檢討身、口、意三業,在結夏期間是否犯過?繼而請其他僧眾檢舉自己於修行過程中,在見、聞、疑三事上是否有所犯,從而懺悔,改過自新,回復清靜。


盂蘭節

盂蘭節燒「街衣」勿留火種
食物環境衞生署提醒市民於盂蘭節燒「街衣」和香燭時,必須保持地方清潔,切勿留下火種。

該署發言人表示,市民應自備金屬容器作燃燒冥鏹衣紙之用。拜祭完畢後,要把地方清理妥當,方可離去。在街上遺留灰燼及未熄滅的火種,不但弄污公眾地方,更可能引致火警。

任何人士在公眾地方棄置垃圾,包括拜祭後遺留灰燼和香燭,均屬違法,可被定額罰款1500元。

盂蘭節
引用自:盂蘭節燒「街衣」勿留火種

盂蘭節 影片
影片:莎莉日記 - 盂蘭節禁忌


影片:《盂蘭節鬼門大開?》 by 宇峰@黃昏沒落的文字貴族


影片:餓鬼道的眾生非常痛苦,盂蘭節施食可以超拔一切六趣,餓鬼有情

網誌存檔